好的產品是生產出來的,不是檢驗出來的,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好的產品是生產過程中的嚴格管控出來的。
要做好生產管理,其實就是要做好車間管理,車間管理的主要人員,就是車間主任,既然車間主任是安排車間生產的主要人員,如果自己技術不過硬,那是沒有辦法去安排生產的,在生產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,都需要生產主管去解決。有了技術才知道哪一環節比較重要,哪一環節比較慢。在原有的基礎上考慮如何去改進產品質量或生產工藝流程。
一、是技術
專業的獸藥生產基本功,必須懂得基本的安全消防管理,獸藥GMP基礎知識,基礎的設備管理,5S管理等知識。
二、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
生產的流程安排需要有一定的經驗,沒有組織能力車間就會像一盤散沙。有的人忙不完,而有的人卻沒事情做;該生產的出不來,不是很急的卻生產好了!很多企業車間加班都是與主管的工作安排不當有關。除了特殊情況,車間的日常狀態直接反應了管理者的能力。所以,生產主管必須是懂得生產工藝流程,能夠組織好車間的人員,對接好銷售計劃,安排好生產秩序。
三、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
在管理員工上不能夠和員工相處的很好就是管理者的失敗。要知道,沒有員工,管理也就失去了意義。而如何同員工相處,如何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,是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內容。和員工相處好了只是一部分,還要和相關部門和上級領導做好溝通。只有和上級領導和管理部門溝通好了才知道哪些要先做,哪些可以緩做,才可以讓上級及時掌握車間的生產情況,以便于安排下一步的生產計劃。如果是獨斷專行,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,到最后工作做的一塌糊涂。
有了良好的溝通,車間主任才好做,才不會感覺到自己很孤立。在企業中沒有孤立的人或事,只有體現團隊的精神才能夠使生產順利進行,企業才會壯大。
四、生產有計劃
生產有計劃,這是車間工作的前提。計劃不到,或者不科學,就會出紕漏。所以,必須認真調度好各工序的人員,調配好核心設備生產能力,做好設備的保養工作,挖掘能量,減少浪費。
車間工作,應以計劃目標為主,根據公司銷售部下達給車間的計劃、目標、生產任務,層層分解,落實到人。通過指標分解將班組當月的生產任務,質量要求、工藝標準以及員工的操作規程、紀律要求、定額標準逐一列出,并在班前會上動員部署、班中跟蹤檢查、班后總結考核。從而讓班組上下人人做到心中有數、胸有成竹,知道做什么,怎么做,工作有奔頭,有目標。
對生產的產品必須制定生產程序,進行程序化管理,使分工更明確,責任更清楚,并在工作中加以分析和改進。以便于員工操作,節省時間。
五、要實施數據管理
數據管理工作是車間的一項基礎性工作,是生產運行狀態好壞的主要依據。車間主任數據管理要抓好三性:講求可操作性,講求真實性,講求連續性。要做好批生產記錄,記錄好各工序數據記錄,便于日后分析,總結,提升。
六、要懂得生產成本管理
一個車間,就是一個大家庭,不論是上十人,還是上百人,作為車間里的一家之長。車間主任既要管理好家庭的“柴、米、油、鹽”等成本性支出,又要增加“家庭成員”的勞動收入。這是一個家長既要會過日子,又要會過好日子應有的能力與素質。在不損害員工利益,不偷工減料的情況下,提高成本意識,減少浪費是每個老板都希望看到的。所以,做為車間主任在節約成本支持等方面是首當其沖。
像一些企業做的不必要的產品,用料時沒有計劃,或是核算不到位。對于車間主任來說,哪些該用哪些不該用心里是有譜的。把節約的錢加到員工工資待遇里去或是核算到產品成本中,老板和員工都開心,而車間主任做為主要的帶頭人,誰能不喜歡呢?當然這些還需要時日,需要有數據的積累。
七、要講究工作方式方法
常見到這樣的情況:生產過程中發現了問題,召集開會,主任們聲嘶力竭斥責以后出現類似問題將如何如何,但事后不驗證、不跟蹤。一、二天還有改變,三天一過又恢復以前。于是乎,問題還是老問題,會議還是老會議,話還是那幾句老生常談。
其實,這還是一個工作方法的問題,方法用對,事半功倍。一個合格的車間主任,工作中應善于掌握方式方法,講求實效。主要有:遇事要帶頭,作風講民主;批評講方法;為人講公平;選好帶班人。
八、要穩定隊伍 培養新人
穩定車間人員和培訓新員工同樣重要。不要讓員工做單一的工作,可以互換工種。一是工作內容太過單一,容易產生煩躁、乏味等情緒,缺少工作激情。二是在繁忙或缺人時有替代。一個優秀的車間主任,同時應是一個優秀教練,熱情地培養新人,只有這樣,在生產緊張時才有人可用。任務完成得好,公司自然對你倍加賞識,加快提拔重用。
總而言之,做好車間工作,當好車間主任,是一門學問,需要用心去做。正如有句話說的“認真,只能把事情做對;用心,才能將工作干好”。作為車間主任,用力去做,只能勉強完成任務,用心去做,就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難,就能不負眾望,打造車間工作的一片新天地。
只有強有力的生產基層支撐,才能保證生產的有條不紊,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和正常銷售,只有生產系統全體人員群策群力,協同配合,樹立長期的規范意識,GMP意識,法規意識,企業才能基業長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