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往今來,治國治企都離不開人才。尤其在當今這個信息化時代,人才被譽為最稀缺的戰略資源。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過:“治國經邦,人才為急。”晚清詩人龔自珍也曾詩曰:“我勸天公重抖擻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人才,是社會和企業發展最核心的要素。特別是企業,人才更加重要,它是企業的第一資本。因為唯有人才,才能創新價值,創造財富!
其中,青年人才尤為珍貴。如果說“青年之于社會,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。,”那么,青年之于企業,則是企業發展和進步的希望。因為“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動,如利刃之新發于硎(xíng),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。”“青年”多給人以“朝氣蓬勃、意氣風發”的聯想,如同噴薄而出的朝陽,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量,懷揣著征服世界的夢想,給人以銳意進取、奮發圖強的力量。
回首二十余載,曾經坎坷曲折。白手起家的我,前前后后一共經歷了三次創業歷程:第一次是我大學畢業后辭去公職單干;第二次是從貿易向生產轉型;第三次是從做企業到做事業的蛻變。所幸,有著那么一批朝氣蓬勃、敢于拼搏的年青人與我一同打拼、流汗、流淚。我們一起穿鄉走豬場,一起扛包搬藥箱,同吃一鍋飯,同喝一瓶水。那時的創業記憶,飛揚著青春的氣息,揮灑著汗水的激情!
尤其是在第三次創業階段,年青人的作用越來越重要。他們實現了公司持續不斷的創新發展,承擔了主要生產經營指標的完成,他們是公司第三次騰飛發展的基礎,是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力量。焦慶軍、宋志龍,一南一北,撐起公司的全國經銷商渠道網絡,協助公司快速立足中國豬藥市場;黃金斌、黃文輝,回盛雙“黃”,不畏艱難、勇于開拓,建立起公司與國內知名養殖企業之間密切深入的合作關系,為公司“三五”發展打下堅實基礎;甘正偉、趙玉樂,后起之秀,將新華星門店管理的有聲有色,在門店直營模式的創新探索之路上大膽嘗試;李碩、高經緯兩位博士,身為學科帶頭人帶領公司研發團隊創新工藝、升級配方,為公司承接的重點項目及新獸藥研發盡心盡力;余虎杰,生產物流,兩手抓、兩手硬,積極推動公司集采購、倉儲一體化物流體系的打造,極大降低了采購、運輸和保管成本;楊帆,積極擁抱互聯網,結合“互聯網+”的手段,突破傳統營銷模式束縛,大膽嘗試網絡營銷新模式,使回盛又一次走在了動保行業的最前端……目前,公司已經涌現出一批平均年齡33歲,工作年限長達7年的,忠于公司、敢于擔當、有能力的年青骨干!
公司的發展離不開持續不斷的創新,而創新原動力的保持必須注入新鮮血液,以保持活力和開拓的勇氣。年青人,精力充沛沒有家庭羈絆、朝氣蓬勃對未來充滿期望、善于變通打破因循守舊、熱愛學習接受新事物和更新知識能力強、勇于創新,有著創造性的“破壞力”……他們,是公司最有朝氣、最有創造力、最容易接受新思想、新事物、新技術的群體,是公司持續發展所必須的新鮮血液。我經常強調:要把年青人吸收進核心管理層。公司的“三五”規劃也明確提出:發揮老同志的精神引領、導師作用,大膽啟用一批忠于公司、敢于擔當、有能力的年青人,充分給予信任,努力創造機會。管理團隊年輕化是回盛事業傳承的戰略性選擇,對回盛事業的長遠發展有著戰略性意義!
“栽下梧桐樹,引得鳳凰來。”未來,公司將著重在“吸引年青人才”上做好文章。大力推進“人才年輕化戰略”,在重點核心崗位大膽啟用那些專業知識過硬、實踐能力強、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的年青人,為他們搭建廣闊的展示舞臺;劃小核算單元,激發個體增強活力,將管理職能下沉,建立工作小組負責制;有計劃地進行輪崗,讓一批有能力的年青人脫穎而出,迅速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。
同時,公司要做好“服務年青人才”的工作,為年青人制定更好的職業規劃,為年青人提供更好的生活、學習和工作的環境,滿足青年人的多樣化發展需求。這項工作公司正在不斷推進,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,如由王小龍帶領下的綜合管理部主導完成的食堂、宿舍樓升級改造工程,為青年員工提供了更好就餐環境和住宿條件;由人力資源部主導完成的系列員工培訓計劃,對青年員工進行有計劃、有針對性、多層次、多形式的訓練和學習;由企業文化小組主導的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活動:集體觀影、演講比賽、趣味運動會等,不僅極大地豐富了青年員工的業余生活,更加強了青年員工的凝聚力、向心力和榮譽感。未來,公司將建成的智能化工廠,也將以打造適宜年青人尤其是90后們的工作環境為重要標準。
青年的成長決定著回盛的成長,青年的未來決定著回盛的未來。唯有回盛青年才俊輩出,才能使回盛事業長盛不衰。在回盛,我希望看到新老兩代人之間有更多的溝通與合作:年長者要敢于提拔年青人,指導他們快速成長;年青人要勇于承擔工作的重擔,敢于拼搏,勇于創新,敢于犯錯,因為你們是回盛事業的繼承者……唯有如此,才能使回盛的人才一代接一代,薪火相傳鑄就回盛明日之輝煌!